******
《旅行筆記》
愛動手造小手作,是因為有些心內想要的東西,是市面上買不到;又或是市面上的產品價錢高得不合理。
旅行的時候,我愛把店子的卡片、火柴儲下,又把看過的人物風貌,心得感受記在筆記簿。這些小卡片、小紙條往往就在旅行過後各散東西,一大堆的儲在抽屜內。
後來,我又會特別帶一卷膠紙,把卡片等都貼在記事簿內,只是後來又帶出門的東西太多,嫌麻煩。
有一次,經過LOG-ON,看到一系列Campus品牌的筆記簿,是專門用來作旅遊記事/照片圖片筆記。一本小小的簿子,一邊是膠套用來放照片/紙條,一邊是空白紙用來書寫。我想,這就是我要的旅行筆記了!可是看看價錢,這一本小小A5的簿子,要近一百大元,真的很貴!很貴!
幾張紙、幾個膠套的簿子,我自己也造得來吧!
於是,我買了一本$2的A5圖畫簿、一疊$5/100個卡片大小的封口膠套,兩個$1的鐵圈,找來一幅舊衣裁下的花布,和幾張單行紙,裁裁貼貼下,一個多小時,就完成了,屬於自己的旅行筆記本了!
註:圖內與旅行筆記一起坐機鐵的,是常和我一起去旅遊的自製布偶「變太郎」!
******
《送鐘》
我唯一曾想要的時鐘,是小學 (還是已經中學?)時「時間廊」那些鏤在背包上大大的時鐘。那時候覺得有型極,央母親買個給我,卻不得要領!而很正常的,從沒有朋友想過要送我一個「鐘」。
可是,我卻曾想過送朋友一個。
這個DIY的時鐘,是一次遊台北袖珍博物館時買的手工套裝。那時打算送給朋友,心想送「時鐘的手工套裝」,不算是送「鐘」吧!套裝帶回香港,放了個多星期,自己卻忍不了手,要拆出來自己DIY!(那時候是完全忘記了送「鐘」的忌諱……)。我嫌原來淨色的模型木板單調,找來油彩塗畫一翻,併併合合。最後安裝指針的時候,極度粗魯的我,如眾人預期般把秒針弄斷了!
結果,「爛鐘」當然沒有送出。到現在仍堆放在我書架一角蒙塵。******
《縫縫縫——黑白娃》
讀書時候家政課的習作:圍裙、半截裙、冷頸巾、冷手套、雜物包……全都是母親大人的作品。有一次,老師發現半數的同學習作都是請槍而成,在堂上責備我們,同學就發難說:為什麼我們要學縫紉?我不認為自己有需要親手造衣服啊!
那時我們全都沒有想過我們當中,有人在十多年後,會愛上這種玩意。
正式第一次做布偶,是工作的第一年。那時因為要編新故事,就做了六個「西餅」布偶。現在想起也覺恐怖!是有眼耳口鼻,鐵線手腳的卷蛋、藍莓批啊……那時手工不好,幸好有美術部的同事後期執漏才勉強過關!照片上的黑白娃,是一次要出門旅行,心血來潮到文具店買來黑白灰的三塊毯絨,花大半天縫製的。
母親問,為什麼只用黑白呢?很可怕啊!我答,因為買布料不便宜啊!如果真要按臉、頭髮、衣服……顏色買布,豈不是要買很多?而且我只是要縫手掌大的啦……母親又問,為什麼娃的臉是歪的呢?比例都不對啦!我強辯說,因為要別人一看就知道是手造的啦!太工整完美就不真實啦……(實情是懶,沒有畫紙樣!心裡想一個大概,就直接裁布、然後就直接縫起來……)
最後母親總是會碎碎唸:明明就有些參考書,為什麼不照人家的紙樣去做……的確我也很喜歡買些關於布藝、毛毯絨的參考書,因為別人的作品都真漂亮啊!但要我一模一樣去縫一個別人的作品嗎?我又不願……
母親,你就放過我的馬虎吧!我把玩那些縫得歪邪、爆線、錯比例、看來古怪的小東西,不完美但已經很快樂了!這些是最常翻看的手工書。
******
《普通人的名字》
我有一隻娃,叫「張小美」。而原本的名字,該是「鄭淑娟」/「陳麗芬」/……
完成製作的第一天,把娃帶給同事看。同事忽然問,這個娃叫什麼名字?我說,就「鄭淑娟」/「陳麗芬」/「何美怡」……之類,叫起來像老師為鄰坐的同學點名。同事聽後,先是呆了一下,然後開始唸我:為什麼是「真人」的名字呢?可以改得可愛點嗎?叫阿寶、小Mi、YoYo、NaNa都比現在好聽喎…………………
我喜歡直呼親近的同學、同事全名。「游x琳同學,我們明天一起去逛赤柱好嗎?」
「何X芬,麻煩你把圖表電郵給我。」
「王X子,餓了到街口吃魚旦粉吧!」
「張x瑩」、「李x蔚」、「麥x華」、「黃x詠」、「李x明」啊!你們的名字,全都很親切,夠可愛啦!
這隻娃,在同事的碎碎唸下,妥協叫作「張小美」。但其實為什麼一隻玩偶要有名字呢?又其實為什麼可愛的名字,就只得Barbie, Kitty、Minnie、Miffy、安安、佳佳、樂樂、盈盈?
1 則留言:
擺明呃飯食啦~~~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