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晚上,特別走到電視前,看倪匡的訪問。作為我對偶像僅會作出的崇拜行徑。
第一次看小說,就是倪匡(我幾乎把倪匡等於衛斯理)的《大廈》,在小四那年。我躲在被窩,以小電筒花了兩個多星期,看畢故事。之後的一段日子,害怕獨個兒乘升降機。
第二部小說,原振俠系列的《寶狐》,也是在小四那年,緊接著《大廈》。後來,我選擇了喜歡衛斯理系列。
(那一年,同樣在被窩內翻看了亦舒的《我醜》、瓊瑤的《窗外》、依達的《我飛》等。這些都是媽一次不知在那兒取得的二手書,三姐妹中,就只有我把那些書都看過一遍。相信近視是由那時開始吧……)
我從不默記故事的情節,能想起一個大慨就已經了不起。但和李小姐一樣,我們都記得、相信倪匡所相信的「配額」理論。於是,很多的時候,對於一些人事的來來去去,就心安理得。
1 則留言:
我第一本看的應是《頭髮》,但完全唔記得了。第二本好像是《玩具》。都是小學時期。
《大廈》也是早期看的之一,雖沒害怕獨個坐電梯,但到現在都很記得故事的概念。早幾年看葉偉信導演的《二○○二》,一開場有條屍在天台上跌死,我好堅持地相信那是向《大廈》的致敬。雖然套戲其餘部份和衛斯理沒關係。
發佈留言